生物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在科技奖励、国家科技项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伴随着202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2024年已成为过往的记忆。回首2024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辛勤努力,河南大学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奖励、国家级重点基金项目和人才引育方面获得新进展。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联合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2项,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引进国际顶尖高层次人才1名、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承办第46届新植物学家论坛—气孔生物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应对环境改变和主粮自给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作物抗逆与稳产高产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以提高作物综合抗性,设计“超级抗性作物”为目标,保证作物抗逆性和产量同步提高,在“水”、“肥”、“光”、“病虫害”和“极端温度”等领域扎实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产出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Cell等知名国际期刊。创造性地探讨了植物应答干旱胁迫气孔调节的分子机理和根构型形成机制,勾画了作物节水调控新模式,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20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建立了粗山羊草-小麦渐渗(A-Wi)平台和技术体系,谋划实施了小麦D基因组重建工程,阐明了玉米BZUs系列调控气孔发育和形态发生并构建了玉米气孔运动和发育的信号调控途径,系列成果发表在Nat Plants, Nat Commun和 Nat Protoc等国际知名期刊上,为小麦和玉米抗旱品种的改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因资源;提出的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研究等发表在Cell杂志上;“光诱导的信号调控大豆共生结瘤机制”连续2年在Science上发表,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2022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农作物害虫大量繁殖、环境适应和暴发危害的机制”连续在国际著名期刊PNAS上发表。王学路教授的成果《大豆与根瘤菌共生结瘤的环境调控机制》破解了光信号、光合产物、非生物逆境和根瘤菌等因素调控大豆根瘤菌共生结瘤的机制,解决了大豆如何协同多种外部环境和自身生长发育形成共生根瘤的重要科学问题,2024年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实验室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利用“双一流”“双航母”的战略机遇,深入实施“123”人才强校工程,在团队建设、重大任务获取、人才引育、标志性成果突破等关键环节,统筹资源,强化力量整合。重大任务获取方面,2024年,王学路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获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苗雨晨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联合重点项目,安国勇教授和张学斌教授分别作为项目主持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人才引育方面,2024年引进美国昆虫学会杰出科学家、瑞士最高科学奖-马塞尔·本努瓦奖获得者Turlings Theodoor教授和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肖光辉教授等加盟。同时不断完善与国家和省部各类人才项目对接的高层次人才支持机制,通过指定学术带头人/团队负责人和外请专家,共同组建青年教师发展指导团队,对青年教师科研项目选题、学术问题凝练、科研目标实现途径进行讨论修改,保证申报书质量。继蒋建军2022年获得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和刘文成202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祝英方2024年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邢晶晶、张茜和刘清松先后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人才培养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创建人才高地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实验室承担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超100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9项、国际联合重点项目2项,国家优青(含海外)项目2项,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科研经费超过1.7亿元。

30多年来,实验室聚焦生物与农业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作物抗逆稳产高产为目标,在干旱和水分高效利用、盐碱和低温胁迫感受及其应答途径、生物固氮与营养高效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与光高效利用、农业生物安全与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系统研究,鉴定了大量逆境适应和应答有关的关键基因,建立了作物抗逆遗传改良和育种的技术体系。面对作物应对环境改变和主粮自给的国家重大需求,实验室将持续有组织地开展科学研究,通过作物抗逆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精准改良作物抗逆性,解决制约作物产量和抗逆性同步提高的“瓶颈”问题,培育抗逆高产稳产作物重大新品种。


文章来源: 时间:2025-01-03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