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
周树堂教授团队在PNAS发表昆虫生殖调控的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周树堂团队题为“The vitellogenin receptor functionality of the migratory locust depends on its phosphorylation by juvenile hormone”的研究论文(doi:10.1073/pnas.2106908118)。通过对蝗虫、棉铃虫和美洲大蠊的研究,揭示了保幼激素通过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GPCR)、磷脂酶C(PLC)和蛋白激酶C iota(PKCι)在内的信号通路,诱导卵黄原蛋白受体(VgR)磷酸化,进而调控受...
|
|
|
贾昆鹏博士鉴定植物体内一条新的脱落酸合成支路
脱落酸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来源植物激素,调控种子休眠,气孔运动以及胁迫响应。本研究发现植物体内一条独立于ABA1的脱落酸合成支路。类胡萝卜素结构上包含一个共轭双键系统,可以被双加氧酶或者活性氧催化产生脱辅基的类胡萝卜素,脱辅基类胡萝卜素是做为具有重要生理调控功能的活性分子。本研究通过化合物筛选,遗传分析及同位素饲喂等实验证明了植物体内ꞵ-类胡萝卜素或玉米黄质代谢产生的脱辅基类胡萝卜素APO11,可以被...
|
|
|
龙雨博士在拟南芥中分离和鉴定出一个新的钾营养高效因子
钾是植物需要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体内最丰富的阳离子。但土壤中钾素含量低下,严重制约农业生产,而我国1/4钾肥依赖进口。因此植物钾营养高效研究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课题组发现转录因子MYB77能够响应低钾胁迫,通过正调控钾转运体HAK5,增强植物钾营养效率以及高亲和钾吸收能力。过表达MYB77能促进拟南芥高亲和钾吸收能力的低钾耐受性,对植物钾营养高效改良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2021年7月26日,...
|
|
|
苗雨晨课题组理性设计的NtGGPPS1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牻牛儿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GPPS)是植物萜类物质合成的关键蛋白酶,其酶活性决定各个分支萜类物质的含量。NtGGPPS1是烟草NtGGPPS最重要的家族成员,纯合ntggpps1突变体叶面积及株高显著降低,八氢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新黄质、紫黄质和花药黄质均显著减少。该研究将NtGGPPS1酶与底物进行对接,确定酶活口袋周围的16个氨基酸位点(图a),构建单点饱和突变体库。通过高通量的细菌颜色实验进行筛选,获得5个可以显著...
|
|
|
张立新课题组阐明光合机构响应光环境变化的新机制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自然界中的植物处于不断变动的光环境下,有昼夜、季节变化以及云斑和太阳斑带来的光强和光质的波动。光质变化使两个光系统所吸收的激发能不同,导致电子传递链氧化还原不平衡,进而影响光化学效率。为了调整两个光系统之间的能量分流,维持光合电子传递的正常运行,绿藻和高等植物等光合生物进化出了状态转换的适应机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N7在状态转换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其活性的调控...
|
|
|
徐小冬课题组揭示了BBX19-PRRs蛋白复合体调控植物生物钟的分子机制
此前研究表明,生物钟清晨环路中的Myb类转录因子CCA1, LHY, RVE8, RVE4与转录辅助因子LNK1, 2存在蛋白-蛋白间相互作用;其中RVE4, 8与LNK1, 2形成清晨蛋白复合体,共同激活生物钟抑制组分——PSEUDO-RESPONSE REGULATORs (PRR) 家族中PRR1/TOC1与PRR5在夜间的转录。PRR9,7,5,3,1五个成员按时间时序从清晨到夜间依次转录和翻译,持续抑制清晨Myb类转录因子的表达;但有关PRRs调控靶基因转录的分子作用机理仍不清楚。课题组的研究...
|
|
|
张立新课题组发现拟南芥叶绿体铁硫簇生物合成的新机制
铁硫簇是一种非常古老且含量丰富的无机辅因子,广泛存在于细菌、藻类、植物及动物中。由于铁硫簇具有十分活跃的氧化还原特性,它们常常扮演着灵巧的催化剂或高效的电子传递装置等关键角色,进而参与绝大多数生物学过程,例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硫和氮代谢、氨基酸与嘌呤代谢、植物激素与辅酶合成、基因表达调控、DNA损伤修复以及环境刺激的感知等。因此,铁硫簇的生物合成对生物体的生存与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组通过生物...
|
|
|
宋纯鹏课题组在光信号重要调控子COP1参与ABA介导的气孔关闭过程取得新进展
气孔是由两个特化的植物表皮细胞(保卫细胞)组成,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主要场所,在平衡碳固定和水分散失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提高作物节水抗旱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气孔运动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调控,而调控气孔运动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气孔的热点。COP1是光信号中的重要抑制子,通过降解HY5、HYH、LAF1等光形态建成中的正调控子促进暗形态建成;并且通过影响其他调控子的稳定,参与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过程,但...
|
|
|
宋纯鹏课题组全基因组渐渗实现Population-level节节麦种质资源有效挖掘和利用
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与A、B亚基因组相比,其D亚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严重匮乏,是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瓶颈。节节麦是小麦D亚基因组的供体种,然而可能只有极少数节节麦参与了六倍体小麦的形成,其野生群体蕴含有丰富的抗性、产量和品质相关的基因资源,是小麦遗传改良的二级种质资源库。为了利用节节麦拓展小麦D亚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突破现代小麦品种改良瓶颈,本研究采取三种策略。首先解析了节节麦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将来自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