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徐小冬课题组在生物钟通过调控ABA昼夜节律的相位参与大豆叶片的失水胁迫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生物钟驱动诸多生理过程的近日节律,参与着植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环境适应性。水分胁迫是导致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大豆营养生长阶段轻度缺水即可抑制植株生长进而影响产量;开花期和鼓粒期的水分胁迫更会导致严重减产。ABA是调控植物水分胁迫的关键激素信号,ABA的合成和降解均受生物钟调控,但先前的研究未能揭示生物钟如何门控ABA信号(Circadian gating of ABA signaling)调控植物对失水胁迫的响应。研究发现在大豆生...


王强课题组在基于羧酶体外壳构建纳米级产氢生物反应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羧酶体是由半透性蛋白质外壳包裹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碳酸酐酶(CA)所形成的细菌微区室。羧酶体的半透性蛋白质外壳允许碳酸氢根离子(HCO3-)进入外壳内侧,同时,阻止CO2分子逃逸出外壳,从而在外壳内部富集高浓度的CO2,最终显著提升RuBisCO的固碳效率。鉴于羧酶体外壳所具备的选择透过性与自组装特性,研究团队运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利用羧酶体外壳内侧靶向定位肽介导氧气敏感型[FeFe]-氢酶以及氢酶电子...


国内植物单细胞RNA测序再发力!河南大学孙旭武课题组解析拟南芥气孔系细胞发育进程中的转录组动态模式
​       单细胞测序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热点技术。自2009年汤富酬等人在Nature Methods首次报道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以来,单细胞测序技术发展迅速。2011年,Nicholas等人开发了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发了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2013年,汤富酬教授课题组开发出了单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检测技术(scRRBS)。之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创了单细胞Hi-C、单细胞ChIP-seq、单细胞ATAC-seq技术等。2013年,Nature Methods发表了社...


河南大学王道杰课题组发现油菜COL转录因子参与植物干旱胁迫耐受性的调控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抗逆性较差的作物。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制约着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何解决油菜抵抗极端气候及生境的遗传学和生物学机制,以提高油菜的抗逆能力,进而培育抗逆性较强的油菜新品种,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是当前油菜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近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道杰教授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and Exp...


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发表文章
       抗逆性是植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协同进化形成的,是植物在环境胁迫下形态、生理、生化、产量等多种性状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是一种复杂性状。作物抗逆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在抗逆形态、生理及数量性状基因等方面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已克隆了参与渗透调节、转录调控、离子运输、活性氧清除等方面的抗逆基因,但是,仍然不能较全面的、系统的阐明植物的抗逆的机制。因此,如果将这些克隆的基因广泛应用到抗逆...


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受邀在New Phytologist发表评述文章
2019年6月9日,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我本实验室宋纯鹏教授为通讯作者的评述文章“Single-molecule technique: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exploring fundamental questions in plant science”。单分子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革命性的生物物理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实时地对单个分子的运行机制和中间状态进行直接观测,解决了传统的物理化学手段只能提供一个平均结果就的限制,对理解反应背后的分子机理有着极大...


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立新教授课题组和合作者在Cell 发表研究论文揭示叶绿体蛋白转运新机制
​ STTs介导的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机制 2020年3月12日,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立新教授课题组及合作者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阐明了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推动了蛋白转运机理的进一步深入,揭示了相分离的重要生理意义,而且对于探讨叶绿体的生物发生、光合器官的建成和功能调节以及真核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成果以“Liquid-liquid phas...


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在New Phytologist发表研究论文揭示ABA调控种子萌发新机制
       2020年5月30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宋纯鹏教授课题组在种子萌发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了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受体PYR1/PYL/RCAR(PYLs)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并揭示了ABA信号下游转录因子ABI5反馈调节PYLs基因表达参与种子萌发调控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以“ABI5 modulates seed germination via feedback regul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PYR/PYL/RCAR ...


我校青年教师王伟博士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影响因子43.07)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salicylic acid perception by Arabidopsis NPR proteins的研究论文,首次阐述了水杨酸与其受体NPR蛋白结合的结构基础,为进一步了解NPR受体蛋白在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S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高抗病性植物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王伟博士、杜克大学的博士后John Wi...


共114条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