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袁隆平精神 弘扬时代赞歌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消息传来,我校师生陷入悲痛之中。为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学习和发扬他砥砺奋斗和奉献科学的精神,2021年5月28日晚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全体研究生在棉花国重309会议举行了缅怀袁隆平院士,学习袁隆平将个人命运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搞科研的精神。
首先实验室师生共同观看了《为时代而歌:袁隆平》的纪录片,回顾了袁隆平院士“走过了生死边缘,经历了迷惘与伤痛,遭受过讥讽与恶意”,历经磨难,袁隆平院士在信念和国家的强大支持下,历尽千帆,最终创造出颠覆世俗认知的“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世界粮食供给无私奉献的一生。观看纪录片后,大家在学习交流中认为,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心系人民的优秀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实验室主任周树堂表示:“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首创三系杂交水稻技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学习他的家国情怀,爱国为民、刻苦钻研,‘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学习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精神,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实现了杂交水稻从‘高产’‘再高产’‘更高产’到‘超高产’不断跨越;学习他淡漠名利、全心奉献的高贵品质,他是时代领跑者,也是田间种稻人,90岁高龄仍在田间地头忙碌。”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安国勇表示:“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也让全国人民能天天吃上白米饭。巨匠陨落,举世哀痛,国之脊梁,人民将永远铭记。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当天,有认真拜读了他在上世纪60年代发表的重要论文《水稻雄配子的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也再一次被感动,我也让我的学生共同学习。面对国家粮食短缺的重大问题,袁隆平院士利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确认了杂交水稻的重要性和水稻雄性不育的关键作用。在一个条件十分简陋的地方,启动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对上万株的水稻逐一研究观察,找到了十分宝贵的水稻雄性不育植株,并深入研究分析,建立自己育种体系和育种理论,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袁隆平院士的科研,与时俱进,他的第三代杂交水稻,以现代的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兼有三系和两系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三系和两系的缺点,使杂交水稻研究进入了新的时期。我们在科研工作中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家国天下情怀,树立远大目标,迎难而上。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级的科研平台,义不容辞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逆境生物学一流学科特色,打造创新性成果,扛起粮食安全的重担,创建顶天立地国家科研基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河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超表示:“粮食安全在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国际热点问题,随着冲突、经济衰退、气候极端事件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几大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粮食的不安全状态紧急阶段不断逼近。而中国用不到全球9%的耕地面积和6%的淡水资源,解决了全球约19%人口的吃饭问题,被认为是一个‘奇迹’。然而,在这个‘奇迹’,正是因为有着像袁隆平院士这样的学术领路人才得以实现。袁老自1966年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来,在杂交水稻领域,从第一代的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杂交水稻直到第五代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的杂交优势育种,一步一个脚印。当面对记者‘是否害怕看到吃不饱饭的场景再次出现’这样的发问时,袁老斩钉截铁地说出:‘不可能了’。那时,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位老人的伟大!是的,因为他的团队,中国人终于不用再受饥荒威胁!作为一个同为作物领域的科研人员,我们必将满怀敬佩之心向袁老学习,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手头上的课题,为我国的粮食安全、造福民生奉献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绵薄之力!”
实验室2018级硕士研究生陈静表示:“‘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的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这句话出自于袁隆平老先生,他是吾辈农科学子之先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俯身稻田,两袖清风。他说:‘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在自己手里’,为了这句话,他以己之力,全身心试验,不畏艰险,最终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救万千民众于饥饿之中,饥饿从中国大地消失,如今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生为社稷死,当流芳千古,袁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我们应在缅怀袁老的同时时刻牢记袁老伟绩,学习袁老无私奉献精神,爱国家,爱人民。”
最后,实验室副主任郭敬功指出,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平凡且伟大的,为了梦想坚守了一辈子,顶住压力,奋力前行,以此来鼓励同学们,虽然科研工作辛苦,但是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在梦想的道路上坚持前行,做一粒好种子,用自身专业知识投身科学实践,强农兴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工作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