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宋纯鹏教授团队在Nature Plants上发文解析水平转移基因CSP促进小麦适应与遗传改良的分子机制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AABBDD, 2n = 6x = 42)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类提供了约20%的膳食能量和蛋白质。其基因组结构复杂,包含A、B、D三个亚基因组,分别来源于三个不同的二倍体祖先。小麦起源于亚洲中部的新月沃地,相比于其二倍体祖先,展现出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广的全球范围分布。目前人们对于六倍体小麦广泛适应性的遗传基础缺乏系统性研究,限制了抗逆育种和品种改良的进程。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祝英方教授课题组揭示了CDK8-AHL10-SUVH2/9分子模块动态调节盐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
土壤盐渍化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全球农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虽然植物进化出维持离子平衡和渗透稳态等一系列适应性机制。然而,盐胁迫响应基因转录的动态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中介体复合物(Mediator complex)是重要的转录共调节因子,起着连接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Ⅱ的桥梁作用。该复合体由头部、中部、尾部和CDK8激酶亚基四个模块组成,然而CDK8等中介体亚基在植物应答盐胁迫过程的基因转录调控作用尚未报道。2025年3月12日,...


张骁教授团队在New Phytologist发文揭示AM真菌促进棉花生长和黄萎病抗性的作用机制
棉花作为全球范围内极为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其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纺织、医疗、食品以及畜牧等多个关键领域。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氮素作为核心营养元素,对其发育至关重要。合理施用氮肥不仅能够显著增加棉花的产量,还能提升棉纤维的品质,这对于实现棉花的高产与优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棉花获取氮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二是通过与丛枝菌根(AM)真菌的共生关系间接获取。AM真菌通过其庞大的根外菌丝网络,...


苗雨晨教授课题组揭示棉花木质素在纤维品质、花药发育和茎直立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
木质素属于由羟基肉桂醇氧化聚合而成的复杂酚类聚合物,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植物中有着众多关键的生物学作用,比如增强细胞壁强度来维持植物直立生长、促进木质部导管发育以达成水分和营养物质的长距离运输、参与花药内壁层适时增厚以实现花药开裂,以及增强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尽管如此,木质素在棉花纤维品质提升及花药发育调控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待深入探究。近期,河南大学苗雨晨课题组在The Plant Journal期刊上在线发表了一篇以“...


李云河教授团队发现褐飞虱“助力”草地贪夜蛾向稻田转移为害
近日,李云河教授团队在国际核心期刊《Plant, Cell& Environment》(中科院1区top)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threat of the fall armyworm to Asian rice production is amplified by the brown planthopp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水稻害虫褐飞虱或许会“协助”2018年入侵中国且主要危害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向水稻田扩散转移,从而提升其对水稻的危害风险。该团队此前的研究发现,褐飞虱侵害稻株能够显著吸引鳞翅目昆虫二化螟成虫产卵,...


祝英方教授团队发文揭示核孔复合体成员HOS1通过泛素化降解SPL9调节植物在盐胁迫下开花延迟
土壤盐渍化是植物生长和开花进程中遭遇的一种重大环境威胁。对于植物来说,在恰当的时间与环境中开花是保障其生存的关键所在,并且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盐胁迫会致使开花延迟,这一现象被认为是植物在面对胁迫环境时,为了保证自身存活而采取的一种适应性策略。虽然此前的研究已经发现光周期开花途径中的GIGANTEA(GI)蛋白与SOS(Salt Overly Sensitive)途径共同协调盐胁迫应答和开花的关系(Kim et al....


张骁教授团队发文揭示MYBL2-PAP1模块精细调节强光诱导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花青素属于一类普遍存在的天然植物色素,它不但让植物拥有了明艳多彩的颜色,还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适应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主要受到DFR、TT19等生物合成基因以及MYBs、bHLHs等调节基因的把控。虽然强光等众多环境因素都能够对花青素的合成与积累产生影响,然而其具体的机制尚未明晰。近日,河南大学张骁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期刊上发表了以A negative feedback regulatory module comprising ...


张骁团队揭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GhHDA5调控棉花黄萎病抗性分子机制
由大丽轮枝菌所引发的黄萎病,素有棉花“癌症”之称,是棉花生产过程中极具威胁性与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挖掘能够调控黄萎病抗性的基因,剖析其作用机制,并将之应用于抗病育种工作,这是防治棉花黄萎病最为经济有效的办法。组蛋白乙酰化这类表观遗传修饰,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适应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些年来,组蛋白乙酰化在植物病害防御中的功能也逐渐被揭开。然而,在棉花当中,...


张学斌教授团队开发植物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流程:MetMiner
植物代谢组学作为一项新兴的组学技术,在代谢途径解析、基因功能解析以及作物品种改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现出了极大的潜力。伴随质谱技术的进步以及检测成本的下降,对于群体规模的植物代谢组学检测需求与日俱增。但是,针对大样本量的代谢组学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挖掘的流程开发却相对迟缓,现有的流程多数由各个实验室自主搭建,并且要求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编程经验。所以,开发出一款对用户友好的大规模植物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流程有着重要意义。...


共117条  1/13 
首页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