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王强课题组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优化微藻细胞工厂
目前,燃料和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制造主要依靠石化炼制,面临着生产安全风险高、环境保护压力大、油气资源供需矛盾等挑战。21世纪初,随着工程学策略与现代生物学、系统科学和合成科学的融合,“合成生物学”的概念被提出,进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制造产业,能够提供基于大规模材料加工转化的具有生物活性功能的工业商品。生物制造是一种脱离石化工业路线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低碳、可循环、...


祝英方课题组综述质谱研究技术进展
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一个关键的机制是通过对重要蛋白的转录后修饰,尤其是蛋白磷酸化/去磷酸化,从而激活下游的抗逆反应。ABA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蛋白激酶和底物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修饰是植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近十多年来,随着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改进,ABA信号通路和渗透胁迫应答的早期蛋白磷酸化反应被成功地发现。然而,现有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忽略了蛋白构象和丰度的变化),限制...


张骁课题组探讨了亚洲棉与雷蒙德氏棉感受光信号调节光捕获机制
向光素介导植物下胚轴向光弯曲反应在幼苗形态建成和环境适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棉花等多倍体作物中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对不同棉种幼苗的向光弯曲反应进行了探索,发现亚洲棉的向光弯曲反应要弱于雷蒙德氏棉。质谱分析表明,亚洲棉幼苗中积累了更高浓度的ABA和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基因表达分析表明,ABA2、AAO3、GA2OX1等亚洲棉中的表达高于雷蒙德氏棉,而GA3OX则低于雷蒙德氏棉。单侧施加ABA、IAA、GA3均能影响棉花...


王学路课题组揭示了BES1和WOX4介导独角金内酯信号调控拟南芥形成层活性的作用机制
植物维管系统的次生生长表现为茎和根的加粗,有助于植物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在次生生长期间,维管形成层(VC)中的分生组织细胞可以增殖以维持干细胞群或分化为木质部或韧皮部,这两个发育轨迹之间的平衡受诸多环境和内源性因素的严格调控。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SL)通过促进形成层细胞增殖来调控次生生长。然而,目前尚不清楚SL在植物次生生长过程中发挥功能的潜在分子机制。本文研究发现SL信号通过负调控BES1蛋白稳定性,...


共119条  9/30